教研之窗
各地教研 

名师名家 

校本教研 

课题研究 

潘天寿

    潘天寿 (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1928年到国立艺术院任国画主任教授。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他曾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他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

  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如他的《小龙湫一角》特别是把画面主体小龙湫压到边角的构图,含蓄地让观者先看灵岩的磅礴山势,烂漫的山花然后再去欣赏那支龙湫水,这种方法,正与那些使画面“一览无余”形成对照,不仅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也表述了画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感情。

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他的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钟、颜,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还能诗、善治印。平时作画,对诗文、题跋、用印方面,非常认真、讲究,绝不马虎。他对画史、画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国绘画史》、《顾恺之》,《听天阁诗存》、《治印丝谈》。并缉有《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雨霁》

 

画家在丈二的巨型横幅上通过对古松、巉岩、流泉、山花野草的描绘,创造了一个诗意盎然的画面,古松老千刚劲如铁,虽有枯枝,但仍然黛色参天,郁郁葱葱。画幅右边岩石,形象奇特。在两块相呼应的巨石之下,置有几块棱角分明,富于变化的碎石,既把两块岩石连成一片,又表现了山洪在岩间冲刷的痕迹。整个画幅的结构颇具匠心。古松树身自中向左上角倾斜,树帽至树干则自左向右上倾斜,将势收回。树身及岩石的主要轮廓线,与自右上角来的雨后溪流,在相接未接之间。树身左边,溪流与岩石轮廓相交处留有空白以透气。由于主体重心偏左,画家在右边岩石靠边空白处题款,造成了整个画面的均衡。这幅画不只是大自然永恒和旺盛生命力的颂歌,而且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的象征表现,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震撼人、鼓舞人。

 

 

《记写雁荡山花》

 

雁荡山以及那里的山花野草是潘天寿先生一再描写的题材。这不但因为画家是浙江人,而且也因为雁荡山的巨石、流泉,山花野草,更与画家自己的性情相近,以雁荡山为画材更能表现他对自然美的热爱。《记写雁荡山花》是潘先生把岩石和野花作为主体的很有代表性的大幅杰作。潘先生说过,他的这种画好像是“短篇小说”,他说自己不善于画大幅,画了大幅也只是画幅尺寸的放大,并不是“长篇小说”。这虽然是他自谦之词,但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他这一类作品的艺术特色。

《记写雁荡山花》,画的是雁荡山中的一个不知名的角落,这样的景致似乎那个山区都可以找到。潘先生从小生长在浙江省宁海县的农村,在小时割草放牛时,是会见到这种景色的。若没有少年时代的那种生活,他到了雁荡山中也许未必能从一块巨石和一些杂生在山岩间的野花中见到宇宙之广大,生物之茂盛,因此也不能从闲静幽寂的野趣中感觉到繁荣喧欢的意境。可以说,《记写雁荡山花》是画家数十年生活经历的集中的抒情写照。画上爬在岩石上的两只青蛙很为别致,它们的出现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生气。前面那一只还似乎若有所思呢,它们身体的青灰色的色彩与设色绚丽的山花形成对照,真实地表现了荒野山景中的大自然的有声有色的戏剧。画上处处有景有情。

《记写雁荡山花》作于1963年春,与同年作的《小龙湫下一角》一样,画上题识中有“玉兰开候”字样,说明两幅画都是该年初春画的。另一幅《雁荡山花》一画上完全没有画岩石,只画有几种山花和野草,基本上是用双勾画花,好像是京剧清唱,虽无复杂引人的剧情,却更能显示出唱功的高妙。花草枝叶的疏密聚散,花草形象的穿插揖让,用笔的刚劲秀丽,画面虚实的处理,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

 

《小龙湫下一角》

 

    《小龙湫下一角》,可以看作是潘天寿先生在山水画与花鸟画相结合方面进行尝试的成功的典型。小龙湫是雁荡山著名风景点之一,地处灵岩寺后。凡是到过小龙湫的人都体会到,这里的环境极为幽静。人到了这里,就感到自己真正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差不多是到了仙境。但这里静中有动。动的是龙湫飞瀑声,淙淙流水声和各种不知名的小虫的叫声,有时还有松涛声。小龙湫是被画家们多次描绘的对象,但一般画家都是画那股从高山上悬空而下来的飞瀑和两边的山岩。可潘天寿先生画小龙湫时,却别具慧眼,他的画在立意,选材上都与众不同,出奇制胜。如画题所示,他只画了小龙湫下的一个角落,而以一角来表现全龙。以小龙湫下一角为画题的画共两幅:1962年曾画过一幅,画幅近方形,但上下略长。1963年又画一幅,是正方形。前一幅画印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潘天寿画集》中。两幅画基本相同,在本文作者看来,后一幅好像更精彩一些。画面上的主体是潭水和溪流以及围绕着溪流的石头和山花野草。就这样极为平常的东西在高明的画家手下却能创造出一个极为清新、别致、幽深、静穆的画面,表现出空山无人,流水花放的诗一般的意境。

  要创作这样一幅画,首先要靠画家对自然美的敏锐的洞察力,他要能够在平凡中挑选出打动人心的东西。画有许多精彩、严谨的细节描写。对一朵花,几片叶子,画家也绝不马虎对待,而是作了精心的安排和刻画。这不是不求形似的大写意画,而是工中有写。画上的一切都很自然,但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由画家借天然素材而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巧妙结合的欣赏对象。潭水和溪流四周纵横嶙峋的巉岩奇石,以雄健的线条画成,显示了石块久经山洪飞瀑的冲击而仍坚强不败的本性。在众石块中间盘旋流动的瀑布和溪流,源远流长,不分昼夜。画水的线条挺劲而又柔绷,与石块的刚强凝重形成对比。各处点缀的山花野草,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这“—使人感到生活在大自然中精神必然为之振奋而充满希望。

  《小龙湫下一角》在构图上大有文章。据内行分析,此画充分发挥了方形画的画面饱满紧凑的特长。画中团块多似方非方。上部山石是最大的偏立的方块,右下方的石块则是偏横的方块,右边石块也是方形的,身段大小与右下石块相近,但横直相反,它与画幅上边石块同属方形,但面积差异较大。这三大块镇住整个画面。在三大块之间,又着意附着一些多变的小石块和野草山花。山间各种复杂的点线面组织,很为迷人。但作者的匠心主要还在这三大块基石的安置之间。那些花叶形状,大多粗短,也近方形。于是,山石、花、叶、大方、小方……它们串联成方方正正的阵势,挤出了长长的流泉如白练似的奔腾的线路。这一强烈的对照获得了最强音的效果。另外,画家在山石、花草等等的各种粗犷与精微的点线面组合中,先已苦心地为泉水的线路身段的美埋下了伏笔。细心的欣赏者将会从这一幅画上发觉造型艺术的许多规律和技巧。